近日,國務院安委會印發《“十四五”國家安全生產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對“十四五”時期安全生產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兑巹潯分赋觯旱?025年,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體制機制不斷健全,重大安全風險防控能力大幅提升,安全生產形勢趨穩向好,生產安全事故總量持續下降,礦山等重點領域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經濟社會發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人民群眾安全感明顯增強。
● 嚴格安全生產準入,加快淘汰礦山等生產企業落后產能;
● 提高非煤礦山主要礦種最低開采規模和最低服務年限標準,實行尾礦庫總量控制。停用3年以上尾礦庫閉庫治理。
● 依法嚴厲查處超速、超員、超載、疲勞駕駛等違法行為。嚴厲打擊“大噸小標”、“百噸王”、倒賣合格證等違法違規行為。
● 建成礦山等重點領域風險監測預警系統,構建全面覆蓋的風險監測與感知數據“一張網”。利用衛星監測技術對露天礦山、尾礦庫等風險早期識別,建設礦山安全風險研判與智能分析預警系統、“智慧監察”平臺。
安全是砂石礦山的生命線,是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是砂石礦山的第一要務,也是最大的民生。近年來,砂石礦山通過加大投入、強化各方責任落實和隱患排查整改、完善安全保障體系,不斷提升安全治理水平。在砂石行業邁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必須提高意識,保持高度警惕,確保安全,開創行業安全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為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穩增長作出更大貢獻。

摘選與砂石礦山相關內容,僅供參考:
(1)嚴格安全生產準入
持續推進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推進重點行業領域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升級,推動安全生產基礎薄弱、保障能力低下且整改后仍不達標的企業退出市場。建立落后產能化解機制,加快淘汰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等生產企業落后產能,防范產業升級過程中的系統風險。深化產業園區安全風險評估與規劃布局,推進產業園區安全入園的清單管理。嚴格高危行業領域建設項目安全審查,完善建設項目安全設施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制度。加快淘汰不符合安全生產強制性標準的工藝技術和裝備設施。實施高危行業領域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等從業人員安全素質提升行動。
(1)非煤礦山
提高非煤礦山主要礦種最低開采規模和最低服務年限標準,實行尾礦庫總量控制。深化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采空區隱患治理、尾礦庫“頭頂庫”綜合治理和無生產經營主體尾礦庫、停用3年以上尾礦庫閉庫治理。嚴格非煤礦山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審查和企業安全生產許可管理,加大對安全設施竣工驗收活動和驗收結果的監督核查。強化非煤礦山建設項目基建過程安全監管。推進小型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機械化建設。建立完善非煤礦山安全風險監測預警機制和監測監控系統,研發應用非煤礦山智能感知裝備及綜合監控裝備。推廣使用非煤礦山在線監測監控預警、無人機巡查監察系統、采空區及井下沖擊地壓監測監控、尾礦充填、井下老空水監測監控、井下近礦體帷幕注漿等先進適用技術和裝備。定期對入井人數超過30人、井深超過800米、水文地質條件復雜的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以及現狀邊坡超過200米的高陡邊坡金屬非金屬露天礦山、現狀堆置高度超過200米的金屬非金屬礦山排土場、頭頂庫和設計壩高超過200米的尾礦庫進行專家會診檢查,推進停產和關閉礦山電子封條建設。
(2)道路運輸
加強客貨車產品生產準入、一致性監管。逐步提高客貨車技術標準,督促生產企業改進車輛安全設計。淘汰隱患問題車輛。建立健全道路運輸企業、道路運輸車輛和駕駛員信息共享機制。嚴格落實典型和嚴重道路交通事故深度調查制度,倒查道路交通安全各相關環節存在的問題漏洞。加強交通運輸新業態管理服務,加大對新能源公交車、新能源出租車運營安全性的監督管理力度,強化長途客運班車、省際包車、旅游客運車、危險貨物運輸和城市公共交通企業安全監管,綜合應用各類監控數據,依法嚴厲查處超速、超員、超載、疲勞駕駛等違法行為。深化貨車非法改裝、車輛掛靠專項整治,健全貨車非法改裝聯合監管工作機制,將車輛超限超載治理納入地方政府安全生產考核,嚴厲打擊“大噸小標”、“百噸王”、倒賣合格證等違法違規行為。構建適應新形勢的農村出行運輸服務體系,鼓勵農村客運車輛安裝使用衛星定位裝置和視頻監控裝置。建立自動駕駛汽車運行數據監管平臺,強化運行過程監管。加快高速公路護欄提質改造。
(3)重大安全風險治理工程
實施化工園區和大型油氣儲存基地本質安全提升工程、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改造工程,推動安全管理數字化轉型試點。推進城鎮人口密集區中小型企業和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持續實施工藝優化和技術更新改造,加強安全儀表系統管理,提升自動化控制水平。開展煤礦瓦斯綜合治理和水害、火災、沖擊地壓等重大災害治理。全面完成尾礦“頭頂庫”治理。深化農村公路平交路口“一燈一帶”工程和干線公路災害防治工程,實施高速公路護欄提質升級工程。開展消防安全治理工程,推進行業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標桿建設、單位社區消防安全能力建設,實施企業專職消防隊、鄉鎮政府專職消防隊標準化建設。改造升級高層建筑、大型城市綜合體、軌道交通、石油化工等重點場所消防系統,打通城鎮消防“生命通道”。
(4)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工程
建成國家安全生產監管監察執法大數據系統,構建1個國家級和32個省級安全生產監管監察“互聯網+執法”平臺。建成危險化學品、礦山、煙花爆竹等高危行業企業以及油氣管道等重點領域風險監測預警系統,構建全面覆蓋的風險監測與感知數據“一張網”。建設國家礦用重要裝備安全大數據賦能、全鏈條監管及智慧巡察服務平臺。利用衛星監測技術對露天礦山、尾礦庫等風險早期識別,建設礦山安全風險研判與智能分析預警系統、“智慧監察”平臺。完善全國危險化學品登記系統,構建涵蓋生產、使用、運輸、貯存、經營、廢棄處置環節的危險化學品全生命周期信息監管平臺。建設國家安全發展示范城市創建支撐管理信息化平臺。
(5)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工程
建設國家安全生產綜合集成創新中心,建成危險化學品、礦山、城市安全、金屬冶煉、油氣等重大事故防控技術支撐基地,重點建設重大事故情景還原與相似模擬、事故預防技術中試以上工程裝置,完善復雜環境下耦合事故驗證實驗條件。推動有條件地區和企業建設安全生產科技創新資源開放共享和成果推廣平臺。建設安全生產監管監察執法裝備驗證測試實驗室和智能化礦山安全生產監管監察技術支撐實驗室。依托現有資源,建設完善省級安全生產技術支撐中心實驗室和區域安全生產綜合技術支撐中心實驗室。
(6)安全生產教育實訓工程。
完善國家安全生產監管監察執法綜合實訓華北基地條件,增補石油天然氣管道輸送、煙花爆竹、地下空間等專業領域及礦山、冶金、商貿、機械等行業安全生產監管實訓功能。建設安全生產監管監察人員執法資格考試平臺,升級改造現有考試機構考場。完善應急管理和安全監管干部網絡學院信息平臺、網絡培訓資源庫等,打造線上與線下相結合、虛擬與現實相融合、多終端、全覆蓋、互聯互通、共建共享的安全生產線上培訓生態圈。實施危險化學品安全培訓網絡建設工程,建設一批區域性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生產實訓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