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與再生資源回收“兩網銜接”工作交流會在北京召開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再生資源產品價格下行等因素,近幾年我國生活垃圾大幅增長。據統計,我國生活垃圾近5年平均年增長7.54%,目前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年產生量3.18億噸,農村生活垃圾年產生量1.7億噸。大幅增長的生活垃圾給終端處理造成很大壓力,很多地方無地可填,形成“垃圾圍城”和“垃圾圍村”困局,引起政府和公眾空前重視。
2016年初,中央把推動 “兩網融銜接”、實施生活垃圾分類減量作為完善城鄉環境治理體系、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舉措列進“十三五”戰略規劃。2016年6月起,國家主管部門委托相關協會對生活垃圾現狀、問題和分類模式展開大范圍調研,提煉各地“兩網融合”運營模式,廣泛征求對策建議。2016年12月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十四次會議,把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作為重要民生工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關系13億多人生活環境改善。要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努力提高垃圾分類制度覆蓋范圍。” 垃圾分類勢在必行,推動“兩網融合”是促進生活垃圾分類減量的必由之路。
在此背景下,3月23日,由“兩網融合”產業創新協作體主辦、由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和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共同承辦的“垃圾分類與再生資源回收‘兩網銜接’工作交流會”,在北京京環大廈召開。北京環衛集團作為垃圾全產業鏈龍頭骨干企業協辦該會議。來自各地政府主管部門、行業專家、環衛企業和再生資源回收企業以及兩網融合產業創新協作體成員單位共300多位代表參加會議。
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潘永剛會議目的:貫徹中央“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精神,落實“十三五”規劃關于實施“兩網銜接”戰略任務,分析全國垃圾清運處理與再生資源回收兩大網絡存在的問題,探討如何推動“兩網銜接”、實現垃圾分類減量,總結推廣各地垃圾分類試點經驗和“兩網融合”典型模式,推動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行業和環衛行業創新發展。
會議內容:會議由住建部、發改委和商務部主管部門領導通報有關“兩網銜接”和垃圾分類工作指導意見;地方政府主管部門和典型企業分享各地垃圾分類制度設計、試點經驗和兩網融合運營模式;行業專家圍繞如何建立垃圾分類制度、垃圾分類難點、“兩網銜接”方案建議,以及廢舊紡織品、廢塑料、復合包裝等低值廢棄物資源化技術方案獻計獻策;地方政府主管部門與企業代表就“兩網銜接”的制度設計、再生資源回收網如何促進垃圾資源化、以及低值可回收物的量化補貼機制設計等問題進行現場互動和探討。
會議現場
會議還發布“推進垃圾分類與兩網融合,促進綠色發展的”《北京宣言》。中再生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兩網融合產業創新協作體議事長潘永剛通報了兩網融合產業創新協作體2016年的科研成果。3月24日上午,全體參會代表參觀了京環集團二個“兩網融合”試點小區。
本次會議是我國提倡開展垃圾分類的一次階段性會議,對推動我國垃圾分類與“兩網銜接”具有重大意義。
- 桂林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BOT項目建成投產...(2021-07-01)
- 垃圾分類的韶山經驗:推行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2020-12-09)
- 海南省澄邁首個大件垃圾破碎中心投入運營(2020-12-04)
- 完善末端處理體系,倒逼前端垃圾分類—紹興嵊州市建筑垃圾綜合資源利用...(2020-12-01)
- 打造“無廢”黃石,廣州白云區首個全品類再生資源中心啟用...(2020-11-19)
- 南寧市積極探索垃圾分類新模式 助推生活垃圾實現無害化處理...(2020-11-19)
- 徐州垃圾分類進入“法治時代”個人最高罰500元(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