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承擔北京三分之一砂石 三河市廢棄礦山年底復綠完成
央廣網6月10日消息,在河北省三河市東部礦區,正在進行緊鑼密鼓的進行廢棄礦山生態恢復工作,預計到今年底,22平方公里廢棄礦山的生態修復治理五期工程將全部結束,往日的廢棄礦山將全部披上綠裝。
據了解,三河市東部礦區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采,是北京市砂石供應的重要基地,承擔北京市建材使用近三分之一的供應任務,高峰時開采企業達到500多家,從業人員達5萬多人。但眾多采石企業長期缺乏規范化管理,致使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給周邊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嚴重影響。
三河市地處京津冀交界處,是“北三縣”之一。因此,三河市從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局及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的高度出發,自2016年起,關停了全部22家采礦企業,拆除63條粉石生產線、10條機制砂生產線、粉石車間及成品料庫66個30萬平米,徹底結束三河礦山開采的歷史,為東部礦山的治理打下了良好基礎。
三河市自然資和源規劃局局長李宏亮表示,截止目前,通過采取消災除險、削高填低、覆土植綠等措施,三河市已完成礦山治理面積6.6平方公里(共計植樹110萬株,植草2900畝),正在進行的礦山治理面積15.4平方公里??偼顿Y約80億元。
去年,三河市對剩余治理任務全面鋪開,當年完成了10個責任主體滅失礦山治理任務,多處山體出現山泉自流的現象,礦山生態環境進一步好轉。預計到今年年底,被開采40余年、面積達22平方公里的廢棄礦山全部披上綠裝。
對于三河市來說,如此大規模的礦山修復治理工程沒有成功經驗可以借鑒。李宏亮表示,通過實地勘察和科學論證,三河市按照“先易后難,示范帶動”的方針推進修復治理。2017年,先鎖定了坡度相對平緩、位置相對集中、深度較淺的礦坑進行治理,啟動了示范工程一期項目,完成了52個責任主體滅失礦山治理工作,積累了修復經驗。2018年,由于時間緊迫、任務艱巨,三河市創新思路,按照“不征地、不租地,土地經營權、所有權不變”的思路,繼續推進礦山修復治理,當年圓滿完成了35座地形復雜、治理難度大的責任主體滅失礦山治理任務并通過省級專家組驗收,探索出了一條中國北方治理廢棄礦山的有效路徑。
- 周衛健院士:固廢“吃干榨凈”助力雙碳“大考”(2022-04-08)
- 道縣自然資源局:突出四個“強化” 鐵腕推進砂石土礦專項整治...(2022-04-08)
- 關閉退出砂石礦375個,關閉率78.13%,湖南邵陽砂石礦整治經驗在全省推介...(2022-04-08)
- 安徽亳州:今年計劃治理廢棄礦山逾10公頃(2022-04-08)
- “花開安源”礦山蝶變助農增收(2022-04-06)
- 武漢市江夏區――廢棄礦山修復見實效(2022-04-02)
- 變身“綠氧吧”!河南省鄭州煤電超化煤礦矸石山治理初見成效...(202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