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變青山!石泉縣超額完成礦山修復任務
近年來,石泉縣自然資源局牢固樹立“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堅持礦業發展與生態保護并重,多措并舉,完成了礦山修復治理面積76.4畝,超額完成市局下達的年度礦山修復治理面積63畝任務指標。
據悉,石泉縣是陜西省重要的礦產資源富集區。早些年,由于片面追求經濟效益,且開采水平低,加之生態環保意識淡薄,導致礦山生態環境遭到破壞。自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作啟動以來,石泉縣自然資源局高度重視、深刻警醒,2019年至今,共計投入資金181萬元,建成2個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示范點,治理礦山地質災害隱患2處,扎實推進礦山生態修復工作,讓荒山重披綠裝。
整體布局,突出重點??h自然資源局配合建立健全市、縣、礦山企業三級礦山地質環境動態監測體系,突出以秦嶺核心保護區、重點保護區及“三區兩線”為重點,掌握各類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的現狀和變化情況,著力解決重點地區礦山地質環境問題。
組織實施,抓好落實。不斷加強礦山環境監管,礦山生產過程中對造成礦山地質環境破壞的,責令限期整改,逾期整改不達標的予以關閉。對即將閉坑的礦山,限期做好“復墾還綠”為主的綜合治理,經審查驗收達標后,方可閉坑。對于綜合治理未達標,又拒不整改的礦山企業,取消該礦業權人申請登記新采礦證的資格,
明確責任,統籌推進??h自然資源局牽頭,加大財政資金對歷史遺留、無主、政策性關閉等礦山地質環境治理修復的支持力度,設立治理修復或生態修復專項資金,同時按照“誰治理、誰受益”的原則,鼓勵社會資金參與,解決歷史遺留礦山修復治理靠政府的資金短板。
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將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修復治理目標納入礦山企業誠信重要內容,壓實礦山企業治理修復主體責任。
加強宣傳,營造氛圍。拓寬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礦山生態修復工作的宣傳渠道,普及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和修復治理相關法律法規政策,鼓勵公眾對破壞礦山生態的違法行為進行監督。
截至2020年底,石泉縣城關鎮麻柳溝建筑石料礦等兩個礦山納入省綠色礦山創建庫,另有池河鎮雙喜石灰巖礦等兩個礦山正積極申報第三批省級綠色礦山。目前石泉縣的生產礦山全部達到《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整治工作方案》指標要求。
- 湖北專項打擊盜采礦產和礦山違法生產行為(2022-04-08)
- 山西出臺6項新政全力推進礦山生態保護修復工作(2022-04-08)
- 石灰巖生產砂石骨料含泥量高怎么辦?4大方面控制(2022-04-08)
- 不再新設置探礦權,寧夏進一步規范礦業權出讓登記管理...(2022-04-07)
- 桂平市自然資源局嚴厲打擊非法采礦行為(2022-04-07)
- 濟南萊蕪:全面推動礦業綠色發展 大力推進綠色礦山建設...(2022-04-07)
- 寧夏展開重點排查以探代采、以建代采等盜采礦產資源行為...(2022-04-06)